广东塑造“温床”聚创新资源
3月23日,“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来自深圳高新区的柔宇科技榜上有名。而在广州高新区,也正培育出极飞科技、亿航智能等一批创新企业。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显示,广东省11家国家高新区在全国排名中全部实现提升,深圳高新区跃居全国第2,广州高新区进入全国前10,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佛山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分别上升到23位和29位。
创新企业的成长和高新区排名的提升,是广东的国家高新区坚持高度开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张厚度仅0.2毫米的“餐巾纸”,贴在进行脑部手术病人的伤口上,就可令脑细胞自动生长延伸,连接长成新的脑膜组织。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睿膜”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3D打印的硬脑(脊)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
如今,公司董事长袁玉宇的创业梦正在广州这片创新沃土上逐步实现,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连柱正在用“互联网+制造”悄然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维尚创立伊始便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实现智能制造。去年业绩40亿元,年均增速高居中国家具行业增长率榜首。
这两家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均诞生于广东的国家高新区,这里已成为创新企业成长的“温床”。高新区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50%行动,不断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力度。深圳、佛山等4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占企业总数比例超过了60%,远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根据《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广东省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2。这些企业正引领着广东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成为推动广东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构建生态圈链接资本、技术和人才
广东大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足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都是达安创谷孵化器的成员企业。前者以生产出口轮椅为主,后者拥有足式机器人研发核心技术。
在达安创谷的撮合下,两家公司“走”到一起,将足部医疗的智能化技术与大洋医疗成熟的产业平台、营销渠道结合。2017年研制出新一代智能轮椅——助行机器人,并于当年底推向市场。“这完全是通过整合生态圈的资源形成的项目。”广州市达安创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珞说。
广东正在构建达安创谷此类的生态圈孵化器,链接资本、技术和人才。通过开展孵化器倍增计划,落实孵化器财政奖补政策,逐步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孵化链条,实现对企业全成长周期服务;大力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这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有力支撑了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目前,广东有6家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州高新区共有19家,位居全国第3。众创空间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
金融是科技企业腾飞的重要一翼。广东采取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创新券、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充分保障全省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深圳、广州、惠州等多个高新区管委会当年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额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深圳高新区更是位居全国第1。
打造高度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经过20多年发展,广东的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关键载体。
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广东响亮提出“量质双升”计划,于2017年出台了《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从过去简单的招商引资,到侧重为创新提供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孵化器、金融服务等,广东的国家高新区发展路径已发生较大改变,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广州、珠海3家高新区万人当年新增的知识产权数(含注册商标)均进入了全国前10。
“公司成立时,明确了将‘互联网+学前教育’作为发展方向,选择落户广州高新区,就是看中其在软件著作权申报、软件测试等方面提供的良好支持。”广州中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邹鹏说。
广东的国家高新区放眼全球,大步走出去,高端引进来。广州、深圳高新区建立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惠州高新区布局打造了多个海外孵化器。广州高新区引入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斯坦福国际研究院,佛山高新区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高度开放协同、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国家高新区已在广东形成,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节点。